欢迎来到云好人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宁海 [切换]

      ​2022年度“宁海好人”发布!有你认识的吗?

      2023-11-08 07:17:08发布,长期有效,90浏览
    • 收藏
    • 置顶  |
  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区域:宁海
      • Q Q:867735559QQ在线交谈
      • 联系人:王苏杰
      • 电话:188****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
        • 云好人提醒您: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,记录好人好事,歌颂好人好事,传递正能量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,好人一生平安!本站旗下有《中国好人网》以及各县市《好人网》请记住我们!
    • 信息详情

    宁海发布 2023-01-05

    近年来,宁海县通过持续选树可亲可敬、可学可及的先进典型,激励带动更多的身边人向上向善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缑城大地营造“关爱好人、学习好人、宣传好人、争做好人”的浓厚氛围。


    2022年度宁海好人榜共有26例入选。他们中,有扎根深山默默耕耘的人民教师,有勇救落水儿童的普通群众,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,有精心照顾患病家人的朴实市民......


    他们,用诚信立足人生、用勇气担当正义、用爱心帮助他人、用孝心传递善良、用敬业奉献社会;他们,有着不同的故事,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宁海好人”。


    希望入选的“宁海好人”珍惜荣誉,再接再厉,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,积极传播真善美、传递正能量,为我县建设现代化“双优”新宁海,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精彩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!



    助人为乐好人


    竺会军


    竺会军,男,1982年5月出生,40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鄞州区姜山镇,姜山镇宁海海鲜面馆老板。


    2020年受疫情影响,竺会军的生意跌入谷底。在他内心最灰暗的时候,多个朋友伸出援手,轮流帮其照顾店面……这场爱心接力持续了一年多,让竺会军深受感动。2022年,感动于身边朋友的善举,带着想要传递这份善意的初心,竺会军在面馆门口张贴了一个“免费吃面”的告示:只要在姜山还没有收入且遇到困难的人都可以到店里免费吃一碗面。告示贴出半个月,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食客,该食客腿脚不便,也只点了一碗清汤面,但竺会军觉察到他的为难,不仅免费准备了清汤面,还附赠了一盆肉丝和小菜。虽然“免费吃面”的告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,但竺会军的善举让过往的市民以及就餐的食客纷纷为其点赞。简单的一碗面,温暖了人心,也温暖了这座城。竺会军表示他会继续将“免费吃面”继续下去,把善意带给更多的人。竺会军的事迹分别被宁波晚报、文明浙江等媒体宣传报道。


    郑瑷琳


    郑瑷琳,女,1966年9月出生,56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大佳何镇井栏村,大佳何镇井栏居家养老服务站创始人、大佳何镇敬老院管理员。


    2015年为照顾父母,郑瑷琳毅然从大城市返乡。回乡后,镇上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现状使她深受触动,为了帮助老人,她先后自筹60万元,改造工厂创办了大佳何镇井栏居家养老服务站,为老人们提供托养、三餐、影视观赏、体育活动等多样化服务,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,又自费在服务站门口修通了5米宽的水泥路,方便老人进出。2020年,郑瑷琳着手协助管理大佳何镇敬老院,她凭借自己营养技师的身份,从敬老院的营养配餐入手,牵头举办“我为老人做一道健康菜”烹调大赛,组织开展健康饮食讲座,改善老人日常饮食,在她的努力下,老人的健康水平有了质的提升。她多方联系志愿者,为老人开展修剪指甲、足疗刮痧、艾灸针灸等志愿服务活动,总计为近百名老人提供了近千次服务。从“为小家”到“爱大家”,她身体力行诠释了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深刻内涵。被评为全省敬老养老助老模范人物。


    章思滚


    章思滚,男,1934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桑洲镇坑口村退休教师。


    为了使山区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,1985年退休后,章思滚发动当地热心退休教师,成立了银发讲师团,坚持36年,“自学、自费、自悟”纯公益为村民带来理论宣讲“好声音”。为了讲好政策,他认真钻研、翻阅大量资料,经常伏案到深夜,演讲成稿足足堆了三尺厚。36年来,他走遍了全镇20个行政村,把党的理论知识经过自身的解读,传至千家万户,染出了一抹艳丽的夕阳红。在政策宣讲外,章思滚还热心公益,参与基层调解。他自愿与10余名贫困儿童结对,除了提供资金帮扶外,还在清明节等重要节点带孩子开展红色之旅,讲述革命故事。章思滚说:“关爱青少年儿童,就是关心未来和希望”。36年来章思滚践行着为大家服务的承诺,种下了一颗颗感恩的种子,为大家唱响了一首乐于奉献的动听山歌。章思滚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人民调解员,浙江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普查工作先进个人,宁波市“十佳宣讲员”,宁波市优秀基层党校教师,宁海县首批“文明之星”等荣誉。



    魏章茂

    魏章茂,男,1929年12月出生,94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强蛟镇下蒲村,务农。


    魏章茂老人20年来一直惦记着修复村庄里通往农田的两条田间小路,每天扛着锄头在小路上转悠,只要看到路上有不平整的地方,就会修修补补从未间断。10几年前,自掏腰包近千元为山路铺设水泥瓦筒下水道,让这条山路从此免除水患。2022年,老人找到村里,要求捐出自己缩衣减食攒了20年的6万元积蓄,用于两条总长600米的田间路硬化,村里考虑到老人年纪大,而且其老伴3年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,需要花钱的地方比较多,最初并没答应他的请求。但魏章茂老人一再坚持,花费近3万元水泥、石子等材料费用于修路。老人的举动让村干部和村民十分感动,大家纷纷投工投劳义务修路助魏章茂老人“圆梦”,节省了一大笔人工费。该镇党委政府得知老人的善举后,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部署,并安排落实专项修路资金,圆了老人多年来的心愿。他的事迹被浙江新闻、甬派等省市级媒体报道。




    王冬燕


    王冬燕,女,1955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出生于长街镇大湖村。


    上世纪70年代,当时不到20岁的王冬燕在胡陈港长亭工地工作,一天上午王冬燕完成工作后路过工地厕所,听到厕所附近传来‘噗通噗通’的声音。“当时就觉得不对劲,肯定有人”结果在男厕的一个坑位里发现了常在工地附近玩耍的那个孩子。王冬燕来不及思索,俯下身,几乎趴在地上,才将小孩从粪坑里拉了上来。那天救人,她谁都没有提起。从宁波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在宁海县的妇保院,之后又调入县献血办,一直默默无闻做好事,退休后还在做公益。直到今年10月13日,被救的“小男孩”终于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。王冬燕的事迹被甬上甬事、宁波晚报、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


    胡剑飞


    胡剑飞,男,1979年12月出生,43周岁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长街镇浦东村,现任宁海县红十字飞鸽救援队党支部书记、队长。


    2015年,胡剑飞的亲人在一次户外旅行中迷路失联,幸得热心人士相救,胡剑飞深受感动,自此在心中埋下了助人救人的种子。2019年,胡剑飞发动2个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成立了飞鸽救援队,无偿承担山地(海域)救援、抢险救灾、扶危济困等应急任务。应急救援难度大,危险性高,上山入海,日夜颠倒,连续救援四五个小时,都是常有的事,但是胡剑飞坚持了下来,他说:“在我无助的时候得到了热心人的帮助,我也希望通过努力能帮助到更多无助的人。”为了提高救援的专业性和有效性,他带领队员自费考出潜水员、救护员、无人机等专业资格证,自筹投入采购救援设备对讲机、救生船、救生衣等40余万元。成立三年来,参与生命救援30余次,成功救援32人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0余小时,团队人员拓展至30人,足迹遍及宁海各个乡镇及绍兴、台州、江苏等多个省内外地区。如今,飞鸽救援队的服务范围还在不断延伸,疫情防控、慰老助老也成为了他们服务的常态。胡剑飞先后获得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、宁海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,其家庭被认定为宁波市“最美先锋党员家庭”。


    战疫好人


    薛瑜

    薛瑜,女,1979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跃龙街道,宁海县中医医院党政办主任、工会主席。


    2022年疫情以来,薛瑜被派遣到隔离点,接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隔离人员,她化身“战地记者”,深入到污染区,为工作人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视频资料。她还组织人员一起自制手工、送蛋糕,打造暖心隔离点。截至三月份,她已连续工作60天,总计工作时间726小时,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,从维持秩序到顶岗顶班,经常被同事们称赞“主任是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。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、宁波市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。


    彭欢欢


    彭欢欢,女,1986年10月出生,36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现居住地宁海县梅林街道花园路8号,任宁海县第一医院北部分院院感负责人。


    疫情爆发以来,彭欢欢先后5次被抽调至集中隔离点,接待的大多是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密接或次密接人员,感染风险大。彭欢欢带领团队,24小时吃住在隔离点,累了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,最极致的时候,连续48小时没有休息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顾不上喝水吃饭也是工作的常态,加上体力消耗大,防护服密闭性又好,在采样结束后经常会出现因短暂缺氧而头晕、腿软的状况。即使在如此大的工作强度下,彭欢欢还主动承担了“生活管家”的角色,尤其对一些“特殊”的隔离人员,她都会进行详细沟通,并将它们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,时刻掌握隔离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变化。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隔离人员,彭欢欢也不厌其烦得陪他们聊天纾解情绪,甚至自掏腰包为他们买水果买药,成为了大家口中的“贴心人”。自2020年疫情开始至今,她已累计参与封闭式疫情防控工作255天。由于长期穿戴严密防护服疲劳作战,常态化无假无休参与督查指导等工作,她由此引发哮喘,今年疫情正值春季急症发作时期,她毅然坚守岗位,随身携带喷雾剂缓解症状。


    王芳芳


    王芳芳,女,1983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环南西路,现任宁海县桑洲镇社会事务办主任。


    从今年防疫工作开始,王芳芳就始终留守在抗疫一线, 从人员流转排摸到组织接种新冠疫苗、开展核酸检测,哪里都有她奔波忙碌的身影。桑洲镇因是山区村,为使留守老人都能接种新冠疫苗,她自己驱车几十公里接送老人接种。疫情复发阶段,王芳芳连续两星期驻守单位,时常工作到深夜凌晨。核酸检测演练期间,她准备器材、联系医务人员到凌晨3点,完成全镇的准备工作后短暂休息2小时后又到自己所联村开展核酸检测工作。



    李伟东


    李伟东,男,1969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省宁海县,现居宁海县梅林街道,任宁海县梅林街道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。


    梅林街道花园社区有出租户300余户,外来人口近3000人,防疫难度很大。2022年疫情来袭,李伟东二话不说换上防护服,连夜制定方案带头落实全天候值班值守制度,全体干部轮流值班,在他的影响下,全体干部主动放弃休假,义务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。他被村民誉为“园丁”书记,四年时间谋划完成社区中心广场提升等项目数十个,荣获五星级党组织、浙江省新时代万名好党员、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二十余个。




    潘靓波


    潘靓波,男,1973年6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淮河路,现任宁海县交通输运管理局执法辅助人员。


    2022年3月15日,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,潘靓波主动响应号召请缨前往一线,在宁海县梅林高速卡口疫情管控区驻扎,5+2,白+黑,使得刚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他一度累倒在工作岗位上,但是他没有休息,该站的岗,该执的勤,一班也没有拉下。为了照顾生病的同事,他更是主动包揽大夜班,但其实潘靓波已年近50,家里条件不好,妻子一直生病,但因为退伍军人的刚毅让他始终觉得自己还很年轻,更明白使命在前,不容迟疑。



    薛敬训


    薛敬训,男,1987年6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跃龙街道,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。


    2022年疫情以来,他牵头制定县疫情封控区域封控方案,协助组织开展演习培训,在发现阳性病例3小时内有序完成了封控任务;牵头组织高速出口、国省道疫情卡点检查工作,累计检查车辆50余万辆次,100余万人次,查获阳性病例2人,有效防止了疫情流入;处置咨询投诉事件600余起,有力保障舆情网情平稳。先后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平安护航建党100周年成绩突出个人,宁波市抗疫先进个人等荣誉。




    孝老爱亲好人


    章中娟


    章中娟,女,1965年1月出生,57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银河社区,居民。

    章中娟的婆婆身体一向不是很好,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缠身,家里的药就没断过。前些年,婆婆突然因高血压控制不佳突发脑卒中,送至医院抢救,住院一个多月才出院。伴随着脑卒中后遗症,导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。她的婆婆不能接受自己偏瘫的事实,几度想要轻生,都被家里人救下。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,章中娟和儿媳讨论后一致决定孙女由儿媳照管,自己把婆婆接过来照顾,亲力亲为,毎天早上给婆婆梳头、洗脸,晚上帮忙洗脚、擦身子,每天陪她聊开心的事情,让婆婆的生活和精神都得到丰盈。为了婆婆得到更好更专业的照顾,章中娟主动学习了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的康复和护理相关知识,天天给婆婆做康复功能锻炼。在章中娟的悉心照料下,她的婆婆已经重新拥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十年来,章中娟与婆婆一直如母女般相处,从未吵过架,也从未红过脸,是邻里交口称赞的好儿媳,生动诠释了被邻里称羡的“婆媳和睦”的关系。



    敬业奉献好人


    张公浩


    张公浩,男,1966年12月出生,56周岁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越溪乡信干山村,村党支部书记。


    自1999年当选信干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,张公浩就有一个“绿水青山”梦。干了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,在村庄里为村民们也种了20多年实体树和精神树。2019年,张公浩从县里获悉了“一村万树”的项目,跑项目、找场地、挑树种,“一村万树”让张公浩看到了“绿水青山”实现的希望,张公浩一把锄头、一捆树苗,带领着全村百姓在荒废园地和林地、房前屋后上植树,如今已在信干山167亩土地上种植树木超3.6万棵,除了浙江楠、红楠、竹柏等名贵树种,村里还种下樱花、红叶李、月季等观赏树种,让村庄成了“网红打卡地”,2021年信干山村游客量达到2万余人次。无意中打造出来的“网红花海”让张公浩认识到了要实现“绿水青山”梦,缺不了“精神树”。他发动群众改造村废旧碾米厂,建成红色驿站,给全村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集党建、学习、活动、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共享空间,真正让信干山村成了处处有“绿色”,人人有希望的村庄。他的相关事迹被宁波日报、宁波电视台《宁波新闻》等媒体进行报道。



    王云仙


    王云仙,1970年1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一市镇东岙教学点教师。


    30多年来,王云仙老师在宁海县最南端的偏远小学一市镇东岙教学点默默耕耘,她像一株坚韧的小草,任凭风吹雨打,一直守卫着这个规模极小、条件相对落后、师资较为薄弱的农村小学,从容而坚定地守护着一个个孩子的求学梦。到如今,青春虽已流逝,热情依然不减,生活虽然清贫,内心如此充实。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,但她用不普通的坚守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深情书写了人民教师的无私形象。



    胡强强


    胡强强,男,1990年10月出生,32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长街镇南塘村,务农。


    2012年胡强强从部队退伍,在父亲的建议下,他顶着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的“光环”回到农村,但开始面对农事,束手无策的他常会闹出笑话。好胜的胡强强扎根农田,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村民请教,开始了对农机和作物的钻研。他起早摸黑忙碌在田间,以打造出国家、省市级农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,还带动了53位社员走上共富之路的父亲为榜样,以“大学生”的年轻思维,钻研科技,不断引入新品种,通过混养模式,提高农田的亩产出。承包的1000亩土地,带动了村里劳动力100余人,人均年收入从3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。他还教村里人使用农业机械,培训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以及科学田间管理,成了村民的“田间导师”。作为“90后”新农人,胡强强毫不藏私,以自己的技术、专业知识,给村里人带来新理念、新技术,带领村民一同致富。




    胡乾峰


    胡乾峰,男,1969年7月出生,53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现居住于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,宁海县力洋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。


    胡乾峰自1993年开始在宁海县力洋中心卫生院工作,近30年来,一直视患者如家人。遇到有特殊情况的病人,胡乾峰总会主动要求上门提供诊疗、换药等服务,还曾连续几年上门为一名九旬老人更换导尿管,风雨无阻。为了让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,他把家安在了门诊室对面的小楼,随时方便接待半夜就诊的患者。他还发挥骨科专业的优势,根据乡镇患者的情况,不断改进消肿止痛膏药配方,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乡亲们的经济负担。扎根基层卫生院近30年,胡乾峰以认真、负责、体贴的态度以及如家人般的温暖收获了患者的一致好评,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,许多年事已高的老人,为了表示感谢之情,都要求亲手为胡乾峰医师送上锦旗。



    何善利


    何善利,男,1973年2月出生,中共预备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现任宁海县公交公司车队长。


   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当中,宁海县公交公司承担了隔离人员转运的艰巨任务。自2021年5月份开始,宁海县公交公司每个月都要进行数千次隔离转运,最繁忙的时候一天要转运数百趟。面对艰巨的转运任务,作为车队队长的何善利合理规划、科学调度,保证转运车辆“随叫随到”,同时细致入微地做好转运车辆及司机的防护工作,解决了司机后顾之忧,在他的努力下,其所负责的车队做到了转运“零失误”,有力保障了群众的什么健康安全。在完成本职转运任务之外,何善利还以古道热肠对待每一个隔离人员,哪个隔离人员晕车需要晕车药、哪个司机今天有事需要请假……这一类人性化的需求何善利都会尽量满足,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大家的好口碑。2022年春节期间,何善利依旧坚守岗位,和同事一起,为返乡的人提供安全的运输服务。“如果我们白天不上班,有些人就只能呆在他乡回不来了,这怎么能行。”何善利总是将他人的需求放在心上,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。他的敬业事迹曾先后被浙江在线、中国宁波网等报道。




    见义勇为好人


    邬晨亮、王家炼


    邬晨亮,男,1997年3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宁海县公安局西店派出所辅警。


    王家炼,男,1995年5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宁海县公安局西店派出所辅警。


    2022年1月12日凌晨1时许,邬晨亮、王家炼在执行疫情防控排查任务时,发现西店南路附近有浓烟冒起,疑似发生火情。两人马上向所领导报告情况,并根据路人指示驱车赶往着火点。1时10分到达火灾现场,只见一幢两层民房火势已蔓延到屋顶,照亮了半边天空,窗上的玻璃被炙烤到爆裂,留下一地碎渣,而屋内还有人在呼救。情况危急,时间就是生命,邬晨亮来不及多想,踩着满地的玻璃碎渣,冒着扑面而来的热浪,一个箭步冲进火场救人。屋内,一名女子还在整理衣物等物品,床上躺着一位瘫痪的老人,脸庞已经潮红。见此情形,邬晨亮匆匆“吼”了句“快出去”,便立马上前将老人抱出火场。一出门,老人的亲属便围了上来,大家合力将老人抬至附近店铺内妥善安置。另一边,被困女子也在王家炼劝说下离开火场。至此,被困人员全部脱险。这时,前来救援的火警来到现场,立即开展灭火工作。邬晨亮、王家炼两人默默退离现场,继续开展执勤任务。



    王挺

    王挺,男,1980年10月出生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长街镇浦东村村民。


    2021年1月2日下午2点多,王挺正在峡山码头散步,在码头不过百米处,他突然听见岸边传来几声急促的呼救声“快救人啊,有人落水啦!”王挺闻声望去,发现一约摸两岁左右的小女孩不慎落水,在水中上下扑腾。王挺见状马上飞奔过去,在不知道水深浅的情况下,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,立即脱下外套,从离水面足有3米高的岸边跳入水中。正值寒冬季节,海水寒冷刺骨,王挺使劲浑身力气慢慢将小女孩拉到岸边。幸运的是,小女孩落水时间不长,上岸后也无大碍,但是王挺脚上却多处被牡蛎壳割伤,他自己浑然不觉。随后王挺便拖着一身湿衣服,悄悄开车离开了现场,对于救人的事情向身边人只字未提。王挺见义勇为的事迹为公安监控镜头拍下,女孩母亲多次联系王挺,表达了想当面致谢的想法,几次都被王挺婉拒了,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普通市民应该做的事情。王挺的事迹被浙江卫视、宁波电视台、甬派等媒体相继报道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

    梅阳阳


    梅阳阳,男,1984年8月出生,38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岔路镇白溪村,宁海鼎宁茶庄店主。


    2022年3月,一篇“寻人启示”在宁海人的朋友圈疯转,相关部门和网友们都在寻找一位在马路上出手相助,紧急救人的好心路人。通过第一现场视频监控及报警电话,这位好心人终于找到了,他就是梅阳阳。2022年3月6日,梅阳阳乘坐朋友的车到家附近时,看到一辆电瓶车横躺在路中间,马上下车上前查看情况。原来市民胡先生半路突发脑干出血,半边身子动不了,呼吸也开始急促。梅阳阳立即报警送医,急救车到了后,他协助医务人员胡先生上车,并陪同到县第一医院急诊科。在胡先生家人还没到之前,他打电话给妻子告知情况,善良的妻子还叮嘱梅阳阳,如需垫付医药费的话,要先帮忙付上,好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。在医院一直呆到凌晨三点,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,胡先生家人匆匆赶到,此时梅阳阳才悄悄离开。梅阳阳表示,他只是仅一位市民应尽的义务,既然碰到了,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人。梅阳阳的事迹获得了网友和宁波市民的高度赞扬,同时也被央广网、中国蓝新闻、中国宁波网、凤凰网等媒体争相报道。



    林平飞


    林平飞,男,1993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宁海,现居住于大佳何镇涨坑村,2022年自主创业。


    2011年至2013年,在江苏武警总队南京支队服役2年。退役后,他在宁海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做接警员5年,这五年练就了他过硬的应急救援本领,更增长了自身的责任担当和英雄气概;除了日常的工作训练,林平飞积极帮助老百姓解决难题,除马蜂窝、修车、运水进村......他想群众所想,忧群众所忧,充分践行了一个退役军人、人民消防员的初心使命。在日常生活中,林平飞积极乐观,努力向上,经营着一家自己的甜品店。9月3日,林平飞又做了一件令大家交口称赞的事情,他冲在第一线,规范操作,勇救失火车辆,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真正做到了“退伍不褪色,退役不退志”,相关事迹被宁波晚报等媒体报道。



    孔伟


    孔伟,男,1987年12月出生,35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居住地宁海县兴圃巷25弄10号,现任宁海县第三医院急诊科医生。


    2022年1月8日中午,孔伟结束工作后,回家途经宁海城区兴宁路石油大厦附近时,他瞟见有人倒在路边,立即把车停下,奔过去。现场,孔伟看到男子脸色青紫,已无意识,他伸手去摸颈动脉,无搏动。男子约60多岁,倒地的位置刚好介于马路和人行道之间。“这情形来不及搬运了,要赶快救治,多拖一秒就多一分危险。”想到这,孔伟立马给老人施行胸外按压,并指示外卖小哥拨打急救电话。持续胸外按压10多分钟以后,救护车赶到。急救医生做除颤准备,孔伟继续按压。经除颤,老人仍没有立即好转,心电监护上还是没有动静,此时孔伟脸上已是满头大汗。随后孔伟与急救医生轮流进行按压,老人终于恢复了心律,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30多分钟。孔伟和急救人员一起将老人搬运上救护车,准备转运至宁海第一医院,他这才放心离去。王伟见义勇为的事迹先后被浙江文明网、浙江新闻所报道,他本人曾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。




    诚实守信好人


    张和仙


    张和仙,女,1924年10月出生,96周岁,群众,籍贯浙江宁海,现居住地宁海县力洋镇东园林屿村。


    张和仙出生于武术世家,是家族武术的第八代传人,退休前曾是乡卫生院接生员。张和仙从四五岁开始,就跟着家人每天打拳,学‘削’‘掌’‘插’这些动作,并且一坚持就是90多年。年轻时的张和仙便极富正义感,虽是姑娘家,却照样爱打抱不平,在这个过程中,张和仙逐渐认识到了中华武术精神的深刻内涵。为了让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扬,她不仅身体力行坚持习武,还义务向村民传授武术,同时告诫习武后人:“祖传的武术一定要练下去,但决不能做坏事”。2021年6月,在宁海乡村武林大会上,张和仙受邀出席,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向她请教“小洪拳”的打法,张和仙都倾囊相授,向全世界展示了“不服老、不服输、自强不息”的中华武术精神,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“90后网红”。张和仙的事迹受到了央视网、央广网、浙江新闻等国内主流媒体和BBC、CNN等海外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,《人民日报》为她做网络直播,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发推文称赞她“功夫精神永不老”。曾在2021年度“最美浙江人·浙江骄傲”人物评选活动中获“年度提名人物奖”。



    童攀峰

    童攀峰,男,汉族,生于1986年4月,现任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小学体育老师。


    前童狮子班历史悠久,早在清乾隆年间,前童狮子班就已组建,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渐消亡。2012年,一次机缘巧合,童攀峰翻到爷爷舞狮的老照片,得知自己的爷爷就是当年前童狮子班的一员。这给年轻的童攀峰内心造成了巨大的震撼,自豪感、责任感油然而生,于是辞去工作开始了他的舞狮生涯。“一些传统正渐渐离我们远去,只要我还舞得动,就一定要把舞狮文化推广下去。”秉持着这份信念,十年来,他走南闯北学习舞狮技艺,并于2017年回到家乡,开班授学,从娃娃抓起,重新唤醒古镇的“雄狮”,让失传了大半个世纪的舞狮技艺再次传承起来。在学习舞狮基本功之余,童攀峰还会耐心讲解舞狮的历史渊源以及艺术风格,让孩子们理解舞狮不单单是动作的领会,更重要的是传承与发展。他的事迹受到央视、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浙江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。2022年9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文点赞,宁波“雄狮少年”火遍全球!




    刘建金


    刘建金,男,1975年6月出生,籍贯浙江宁海,中共党员,宁海县第一医院健康集团深甽分院院长,宁波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、宁波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。


    他是点亮混沌心灵的灯塔,他是一名守护心灵伊甸园的“最美医者”,他是浙江省首届“优秀基层医师”,浙江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,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精神卫生工作先进个人。25年扎根基层,他信守医生誓言,一直奋斗在精神科领域第一线。住院病人从原先的十几个到现在的七八十人,精神科医生也从一个到现在的八个;工作中,他多次奔走让精神疾病患者享受多项药物优惠政策。在他的努力下,住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可以享受5000元费用的优惠政策,2000多名精神残疾病人就近免费获得抗精神病药物,所有符合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自2021年起可免费使用长效针剂,撑起一片爱的晴空;他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探索精神疾病治疗新模式,倡导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生活化治疗,让精神疾病患者尽早康复回归社会。同时,他也是大爱为民的“仁心医者”,主动引进市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,并在千里之外的汶川,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留下他奉献的脚印。其事迹被甬派等媒体宣传报道。


    供稿:县文明办


     编辑:张嘉宸



   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

    首发网址:http://ninghai.yunhaoren.com/2022nianhaorenbang/20433.html
    查看全部宁海2022年好人榜信息
    发布一条宁海2022年好人榜信息

  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    • 宁海新发布
    18861362223